不知道各位朋友對下面這張圖是否還有印象?
沒錯,這是本尼·蘭達先生在剛剛結束的德魯巴展會上所做演講的一張PPT,他提到了在傳統膠版印刷和數字印刷中間出現了一道非常明顯的“利潤鴻溝”。
如圖,數字印刷伴隨活件數量的增多,利潤率卻不斷下降,1000份以上實際上數字印刷的利潤率并不高;而膠版印刷則基本無暇顧及短版印刷活件,只有活件量達到10000份以上才能實現較高的利潤率。于是活件數量在1000-10000中間,無論數字印刷還是傳統膠印,都處在較低的利潤空間,這一個區間被稱作“利潤鴻溝”。
而在印后包裝領域,是否也存在非常明顯的“利潤鴻溝”呢?確實存在!
晟圖機械總經理庹明珠有次走訪客戶,他問客戶:訂單數量多少,你才會使用晟圖皮殼機來生產皮殼?客戶想了想說,大概500個以上吧。隨后他算了這樣一筆賬:
以制作A4尺寸常規皮殼為例,晟圖皮殼機一小時能夠生產皮殼1800個,調一次機時間要20-30分鐘,機長和助理需要兩個人;手工制作皮殼,一個熟練工人一個小時大約能做180個,那么2個熟練工人一個小時大約做360個皮殼。
所以如果一家印后包裝企業同時接到數量分別為1800份和500份兩個不同的皮殼訂單,那么最好的生產計劃安排是什么呢?
用晟圖皮殼機來生產數量為1800個皮殼的訂單,耗時大約90分鐘,與此同時,安排兩個熟練手工工人來制作500份的皮殼訂單,耗時也大約90分鐘。也就是說,在90分鐘內,用四個人完成了這兩個訂單。(雖然總耗時最少,但成本最高。)
如果單獨用晟圖皮殼機來生產這兩個訂單,需要兩個人操作117分鐘來完成;如果完全使用人工來完成這兩個訂單,那么需要兩個人操作192分鐘來完成。(注意以上數據都是最理想狀態的結果,實際耗時可能更多。)
所以在這位老板看來,盡管沒有特別測算,但在他看來一個數量為500份以下的皮殼訂單,可能為其開一次晟圖皮殼機有些大費周章,還不如安排兩個熟練工人來手工完成。
于是數量在1-500個之間的皮殼訂單,在很多印后包裝企業老板看來,已經歸類于純手工制作范疇。可正是這個區域的訂單數量,卻越來越多。皮殼機開機不劃算,請手工工人做,哪有什么競爭優勢?怎么辦?
而這就是一直縈繞在晟圖機械總經理庹明珠腦中的一個必須解決的難題,晟圖皮殼機是否可以一個皮殼就可以做,讓印后包裝企業老板覺得,即使一張皮殼,我用晟圖皮殼機也是又快又好,還有不錯的加工利潤率。
而這就是即將于9月10日舉辦的“2016晟圖印后創贏論道”上,晟圖四年一劍全球首發,通過全新技術構架打造的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被譽為“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
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采用全自動化生產,通過將活件信息數字化讀取及存儲,操作者只需簡單輸入幾項參數數值,一鍵啟動就可以自動生產各種異型皮殼。
在最新的測試中,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可實現轉版只需要5分鐘,且幾乎無損耗,而由于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的原型出自晟圖高速皮殼機,同一版活件的加工效率也大幅提升,每分鐘可以生產55個皮殼(根據皮殼復雜程度而決定,最快速度達到60個皮殼/分鐘),這意味著如果印后包裝企業當天同時接到一個數量為1800份的皮殼訂單和一個數量為500份的皮殼訂單,僅僅用一臺“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和一位操作工人,就可以在51分鐘內全部完成,且成本最低。
從此,只要是皮殼訂單,哪怕只有一個,我們也可以放心使用“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他讓您生產皮殼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徹底覆蓋此前的利潤鴻溝。
據晟圖機械總經理庹明珠介紹,“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是為了滿足當前印后包裝市場新的需求——多品種、長短版兼有,讓您無懼轉版,又能快人一步。這在需要制作各種尺寸精裝書的書刊印刷企業,和需要面對多種復雜異形皮殼包裝及文具訂單的包裝印刷企業,將成為非常好的創贏利器。
“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究竟是何尊容?有怎樣強大的功能?如何抹平利潤鴻溝?請一定要來蒞臨參加9月10日舉辦的“2016晟圖印后創贏論道”,您將現場眼見為實,并獲得優先購買“晟圖皮殼機器人一代”——晟圖ST060D數碼皮殼機的特惠權。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