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人無比振奮的是,綜合對比中美農業,發現除了農業科技和環境污染方面遜色于美國外,中國在其它方面具備碾壓性的優勢。
樓市泡沫、失業危機、通脹風險、環境危機!眼下,大部分國人正被各種恐懼和焦慮所挾裹和糾纏,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工業4.0時代,農業成決勝因素
隨著人類快步邁入工業4.0時代,憑借智能機器人變魔術般地生產能力,工業產品的獲取難度越來越低,因此,工業產品的價值和附加值會大幅下降。而農產品受陽光、空氣、土壤、水份、氣候、交通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其無可替代的屬性將使其成為高賦值、高附加值的產品。
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未來誰控制了全球農業,誰就是世界經濟霸主。
放眼世界,中國雖然是僅次于美國的經濟大國,但從兩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來看,中國離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包小編看來,美國強大的主要因素并非軍事、科技和文化,而是其獨霸全球的農業。
因此,未來中國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在農業領域對美國實現超越。
天佑中華,中國農業資源得天獨厚
令人無比振奮的是,綜合對比中美農業,發現除了農業科技和環境污染方面遜色于美國外,中國在其它方面具備碾壓性的優勢。
首先,從物流方面來說,中國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戶戶有寬帶,這方面已經與美國相差不大。而中國的高鐵里程達2萬公里,是美國的數倍(這應該感謝我的湖北老鄉劉志軍)。京東、菜鳥的物流網絡基本實現一日達,并且覆蓋到廣大農村地區。以上兩方面均超越美國。
其次,從勞動力方面對比,中國擁有十四億吃苦耐勞而又溫順懂事的勞工。而美國人滲透到骨子里的貌視政府、恃槍耍橫的傳統將讓該國遭遇“人權詛咒”,并最終喪失競爭力。
在市場方面,中國坐擁占據世界一半人口的龐大市場。從下圖的“世界人口分布圖”來看,中國及周邊的印度、日本、韓國、東南亞聚集了超過世界一半的人口。與萬里之外的美國相比,中國的地理位置無疑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最后,從自然條件方面比拼,雖然中美兩國國土面積、緯度位置比較近似,但中國完全具備碾壓性的優勢。美國的地形呈兩邊高中間低的凹槽形,南部登陸的颶風經常直搗全美,每年給美國農業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而中國則分別被橫貫東西的秦嶺-太行和南嶺-武夷自北向南分隔為三塊,加上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和蓄水作用,中國不僅避免了臺風的肆虐,而且具備了豐沛的水源、多層次的氣候、充足的光照和廣袤的國土資源。
莫畏霧霾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或許處于悲觀怨恚之中的同胞們萬萬沒有想到,當今的中國竟有如此錦繡如花的前程美景。
在此,包小編想借曹德旺先生的一番話語來與大家共勉: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建設中國、發展中國、保衛中國,是中國國土上每一位精英的責任。這個民族的精英應該站出來說,盡快解決眼前的問題,有困難我們必須正面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