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產生的紙質類廢棄物數量驚人,而大多數國家目前比較落后的廢紙處理方式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一些紙質類廢棄物其實是可以再使用的,比如說大家用完的筆記本不是丟棄就是賣廢品處理,可是這些廢紙經過二次加工后會重新獲取新的生命。
這位設計師就用自己的設計給了殘缺紙幣不一樣的生命,她收集被廢棄的紙幣,并對其進行改良,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把即將廢棄的紙幣做成了椅子面,給了它們第二次生命。
我們知道,紙幣作為一種價值符號,代替金屬貨幣在市場上進行流通,各國紙幣大多是棉麻、塑料等材料,如果我們未曾賦予紙幣「面值」,那么任何紙幣的價值無外乎它的物質組成,就本身而言,不過是一張紙而已,但作為流通貨幣,錢幣被賦予了一定價值。
通常認為紙幣的使用壽命在18個月左右,但是紙幣的使用壽命再長也終會有殘缺不全之時,一般在此之后的紙幣只有一種命運,就是被銀行回收并進行集中銷毀。
據媒體報道,受 National Bank 的委托,倫敦設計師 Angela Mathis 使用一種新的處理方式,賦予了它們新的價值,與將其回收銷毀相反,她收集了一系列殘缺不全的廢棄紙幣,在將它們一一粉碎后,運用技術處理,將其做成全新的紡織品,應用于各種裝飾需要,這個作品被她命名為「價值/VALUE」。
紙幣怎么能做成紡織品呢?其實目前全球流通的大部分貨幣是由棉做成的(人民幣也是),另外還有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貨幣材料是塑料,美元紙幣采用了棉纖維或木漿,因此在紡織品的制作上并沒有太多的難度,做成椅面沒什么問題。
Angela Mathis 將舊紙幣進行再利用,展出了一系列凳子,主要有四個顏色,分別來自綠色的美元、紫色的英磅、棕色的印尼盧比和色彩豐富的歐元,每一個凳子都使用了不同紙幣進行組合,設計師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紋理和效果,還能模仿大理石紋。
有人要問:設計師肆意損毀紙幣,是不是一種犯罪?設計師說明,在美國,你可以用45美元買到一個5磅的袋子,里面會裝滿1萬美元的碎紙幣。其實她使用的都是已經破損的、過期了的紙幣,已不會再在市場上流通。所以在設計師這里,它們不是貨幣,只是一種棉質材料。
之所名取名為“價值”,也許來自于設計師關于破損紙幣的思考,破損的將被銀行回收集中銷毀的紙幣還可以有別的用途嗎?當世界已經貨幣數據化使得物理存在的紙幣顯得略微有些過時的時候,這些棉花和亞麻布又能做些什么呢?“價值”是在想象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貨幣被改變了用途,它只有物質價值。
當然好看固然好看,我們還是要提醒各位看看就好,千萬不要為了模仿而去人為地損毀紙幣,故意損毀紙幣可是違法行為。
除了廢棄紙幣的再利用,還有不少其他的作品,比如 Nupaper 團隊將回收的舊報紙做成了兒童家具,Nupaper 概念誕生于新加坡的一個大學畢業論文,經過數月的研究和實驗,最終產生了這個環保兒童家具項目,旨在解決印尼等不發達國家的環境和就業問題,同時也可以用來培養兒童的環保意識。這種舊報紙粉碎之后再塑造成紙凳子,運用了特定的技術和制作流程,能夠讓凳子承受兒童的重量,因此適合兒童使用,目前有兩款產品:報紙凳子和報紙搖搖車。
設計師 Jens Praet 首先將過期雜志切成碎片,然后通過透明樹脂將其澆鑄,最后得到的家具不僅看上去有類似石材的紋路,而且十分結實,硬度堪比普通的木制家具。
德國設計師 Gyeongwan Koo 設計的碎紙靠墊,則是將碎紙機變成了生產抱枕的流水線。靠墊外套可以接在碎紙機上,碎下來的紙片就直接進入靠墊里面,把靠墊裝滿之后可以取下來封好。雖然這樣的方式注定用的時間不會太長,柔軟度也不會比棉花材質舒服,但這樣的環保理念,確實很值得鼓勵。
加拿大 Dear Human 創意工作室設計的paperscapes 系列,原材料均來源于當地工業廢紙,他們采用類似粘土陶瓷的制作工藝,設計出大小不一輕質耐用的幾何體作為家具使用。Dear Human創意工作室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由 Jasna Sokolovic 和 Noel O‘connell 創立于 2011 年,兩人非常喜歡挖掘空間與物品本身的潛力,從而創造出別樣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