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料制備系統是整個造紙工藝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達到上漿系統給定的工藝要求,保證紙漿的產量和質量,必須穩定配漿控制。
文化紙生產所用漿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進口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 (NBKP漿)、
進口漂白硫酸鹽闊葉木漿 (LBKP漿)、
化學機械漿 (APMP漿)
和廢紙脫墨漿 (DIP漿)。
NBKP漿和LBKP漿一般為外購漿板,須經碎漿、除渣和磨漿后達到生產要求,APMP漿和DIP漿一般為自產漿,進入造紙車間前已經達到生產要求,進入造紙車間后直接送入貯漿塔,為了達到連續、穩定的生產,滿足生產要求的NBKP漿、LBKP漿、APMP漿和DIP漿首先送入各自的配漿池,然后將控制好濃度各種漿料按一定的配比送入混合漿池。
為了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使用墊層漿回收造紙白水中的纖維,通過回收漿池直接送入混合漿池;在紙機抄造過程中產生的損紙漿將回送到損紙漿塔,經過處理后再按一定的配比送入到混合漿池。
NBKP漿、BKP漿、APMP漿、DIP漿、損紙漿和回收漿在混合池中進行充分混合,為后續紙機抄造提供達到生產要求的成漿。
當前在造紙行業中,隨著造紙機車速的提高和設備的更新,配漿方式已逐步采用管道配漿。
目前管道配漿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為流量給定控制方式,此種方式用人工給定參與配漿的各漿種流量的大小,進行單回路控制,保持到混合漿池各種漿的比率;
第二種為比率自動控制方式,主要利用混合漿池液位控制的輸出作為主要漿種的流量給定,并通過比率控制器決定其它漿種的流量給定;其具有的優點為:能按紙機抄造情況,自動控制瞬時配比的各漿種流量大小,可保證混合漿池液位穩定;
第三種為絕干纖維量比率自動控制方式,此種方式按參與配漿漿種的絕干纖維量來計算和控制各漿種配比的比率,它比流量控制更為準確,能夠穩定控制各種漿的配比。其優點是配漿效果好,漿種的纖維配比穩定,更改、調整更為容易。
生產過程中系統提供了NBKP漿、LBKP漿、APMP漿和DIP漿四種漿料,同時配抄損紙漿,為了節約生產成本,使其中幾種漿按一定的配比送人到混合池進行充分的混合,為后續生產過程提供滿足生產要求的成漿。采用絕干纖維量比率自動控制方式,絕干纖維量配比可以通過操作人員在操作站上設定,通過控制軟件實現。
絕干纖維量配比控制
絕干纖維量的配比控制比較復雜,其影響因素比較多,配漿的濃度、流量變化都會對配比控制產生影響。在保持工藝所需漿料的濃度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還要解決配漿的流量控制問題,此時絕干量主要的決定因素是流量。
根據工藝生產的要求可以計算出在正常的工藝生產過程中達到目標產量所需的絕干纖維量,再根據各漿種配比要求計算出各漿種的絕干纖維量,在保持各漿種濃度的情況下,就可以計算出配漿過程中各漿種配漿流量。配漿流量控制采用變頻電機實現。
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的漿料有NBKP漿、LBKP漿、APMP漿、DIP漿、損紙漿和回收漿,其中回收漿不參與配漿控制,按一定的濃度和加入量直接送入混合池。其余幾種漿按操作人員設定的比率送人混合池,為便于操作人員靈活、方便的控制生產,在操作站上提供設定配比的操作畫面,在畫面中操作人員可通過畫面上的按鈕決定NBKP漿、LBKP漿、APMP漿和損紙漿是否加入,可設定參與配漿的各漿種的絕干纖維量配比值。
控制程序根據絕干纖維量配比值、實際測量的濃度和混合池液位控制器的輸出可計算出在生產過程中NBKP漿、LBKP漿、APMP漿、DIP漿和損紙漿的配漿流量設定值,系統再根據配漿流量設定值控制漿料的送入。
配漿濃度控制
配漿濃度控制相對容易實現。由于NBKP漿、LBKP漿、APMP漿、DIP漿和損紙漿的濃度是互不影響的,且受其它的影響較小,將它們分開控制,通過分別控制相應的氣動調節閥的開度來控制加入稀釋白水量的大小,調節濃度,采用最常用的PID控制
PID控制器可提供正、反作用方式。所謂正作用方式是指調節器的輸出信號隨著被調量的增大而增大,此時整個調節器的增益為“ + ”。處于反作用方式下,調節器的輸出信號隨著被調量的增大而減小,調節器的增益為“一”。只有根據被控對象的特性正確選擇調節器的作用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控制被控量,否則會使系統的控制性能更糟。由濃度控制的原理可知,當調節加稀釋白水量的氣動調節閥的開度增大時,會使泵出口漿的濃度變小,此時控制器的輸出信號應該減小,使氣動調節閥的開度減小,降低加入稀釋白水量,增大漿的濃度,以保證濃度穩定在給定值,因此調節器應該選擇反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