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創辦人曾聰燒著了“用石頭做的塑料袋”,落下的不是有毒刺鼻的油焦結塊,而是一撮灰白無味的石頭粉末。漫山遍野的石頭,原來可以用來做塑料袋。
現場實驗:塑料袋燒成一撮粉末
在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的會議室內,石頭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創辦人曾聰拿出兩只塑料袋,在記者面前分別點燃。
第一只是市面上隨便買來的袋子,伴隨著有毒的刺鼻異味,燃燒著的塑料袋落下一堆烏黑的油焦結塊。接著戲劇性的一幕上演,隨著燃燒冒起白煙,那只外觀跟普通塑料袋并無二致的石頭造塑料袋落到碟子中的是一撮灰白無味的粉末。
無毒無味可降解循環的“石頭袋”,在實際使用的效果中,譬如堅韌度方面又怎么樣呢?曾聰請出一位體格強壯的年輕人,跟他現場拔河,結果薄薄的一層半透明塑料袋,兩個男人卻很難將其扯斷。
石頭袋的研發要追溯到9年前。
2007年,國家發布“限塑令”,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此外,塑料焚燒和垃圾圍城的問題也成為環境與社會的痛點。曾聰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從問題中發現了機遇,經多年科研投資和技術攻關終于取得成果,從石頭中研發出了石塑母粒——一種可以在許多領域替代塑料的新型環保材料,讓塑料從傳統上的石油制品轉化為如今的“石頭制品”。
曾聰介紹,“石頭塑料制品”可以直接通過熱氧降解,在光照狀態下便能自然降解。這么多年,上千萬元的科研投入讓我幾乎傾家蕩產。”曾聰表示,直到去年3月,石頭造才正式投產,而今年的產值轉眼間已經上億元。
市場反響:客戶包括多家知名品牌
石塑母粒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生產出的產品在外觀上與基于石油產出的塑料并無區別,即同樣可以應用于薄膜、玩具、服裝、器皿、電子制造等。
曾聰介紹,石頭袋的成本遠遠低于傳統塑料袋,如今的出廠價格也確實低于同等檔次的傳統塑料袋,因此生產多少便能賣出多少。
目前,石頭造塑料袋已經和國內多家大型超市及知名品牌進行合作,曾聰透露當中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外賣、美團外賣等塑料袋使用大戶,“(廣州)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80%以上用的是石頭造的袋子”。他還表示,石頭造已跟廣州多家物業公司進行合作,推廣垃圾分類,預計明年初開始投放廣州的零售市場。